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资源加速向南方城市聚集创新创业领域或将出现(2)

来源:南方农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例如《报告》指出,陕西省积极发展分享经济、信息经济、消费经济等新业态,2017年新建众创空间110家、孵化器60家,新增市场主体55.19万户,注册资本增

例如《报告》指出,陕西省积极发展分享经济、信息经济、消费经济等新业态,2017年新建众创空间110家、孵化器60家,新增市场主体55.19万户,注册资本增长71.1%。新模式新业态有力支撑区域经济转型发展,2017年陕西省GDP达到.81亿元,同比增长8%,以采掘为主的能源型经济结构正在向能源精深加工、非能产业多元化支撑转型,能源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下降11.8个百分点,全省经济正在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但创新创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不是必然会发生。河南大学区域经济学学科教授李二玲在其论文中指出,由于二者发展速度不同步、发展领域不匹配、发展环节不耦合等问题,常常造成二者脱节。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人才缺乏会造成经济发展水平超前于区域创新水平;而区域创新主体之间脱节、合作网络不发育、科技成果转化受阻又会造成区域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减弱,使得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区域创新能力。

李二玲指出,只有当二者耦合协调,才能相辅相成,实现双赢。当科技创新成果顺利商业化和产业化,并在产业链之间广泛传播和被有效采纳,而经济发展对创新的需求也能被快速研发和反馈,二者之间才会高度耦合。只有拥有众多各异的创新主体、紧密互动的政产学研创新网络和持续优良的创新环境的区域,即具有完善创新系统的区域,才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并与之耦合,反之亦然。

粤港澳大湾区凭借产业创新加速超越

近几年来,随着创新创业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区域创新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显示,2018年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总体格局略有变化,广东蝉联第一位,北京排名第二位,超越江苏比去年上升1位,打破了过去10年创新能力分布格局。

2009年以前,全国区域创新能力第一名一直由上海、北京轮流坐庄。2009-2016年,北京、上海开始出现创新能力增长减缓的迹象,江苏连续8年蝉联第一。2017年和2018年,广东超越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居于全国第一位。

>> 深圳正在成为新的创新创业高地。 IC photo

可以看出,与经济增速“南块北慢”的趋势相似的是,创新能力发展方面,以江苏、广东为代表的南方也正在与其他地区拉开差距。

相比于北京和上海主要依靠密集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江苏、广东的创新特点在于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是产业链条非常完整,而且大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分工协作的关系。比如生产一台无人机,从研发设计,到准备零件,到批量生产,这一系列步骤可以很快在当地完成,这点优势是上海和北京所没有的。”田金强介绍。

田金强认为,深圳正在成为新的创新创业高地。“深圳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布局,淘汰低端产业,并不惜重金招揽高校。目前已经坐拥腾讯、华为、中兴、比亚迪、大疆、华大基因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吸引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一批国内外顶级高校和科研院所落地。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未来这里还要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不过,北京科研资源密集的优势也依然明显。田金强介绍,依托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北京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实力强劲,从发表论文数量、专利数量等指标来看,已经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应该继续发挥这方面优势。近年来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社会经济环境不断优化,也有力推动了北京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南方经济的比重加大也有赖于西南地区的跨越式发展。虽然目前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依然较弱,区域间存在一定差距,但西部追赶势头明显。特别是湖北、陕西和四川等省份迅速崛起,科技创新水平较快速提升。

2018年的综合创新能力排名显示,湖北由2016年的第12位上升至第9位;陕西排名第13位,居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四川连续3年保持在全国第11位;青海进步显著,排名上升6位,由2016年的第31名不断上升至第23位。其他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步伐也明显加快。我国已形成科技创新中心、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区、中西部科技创新密集区为核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显示,2018年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总体格局略有变化,广东蝉联第一位,北京排名第二位,超越江苏比去年上升1位,打破了过去10年创新能力分布格局。2009年以前,全国区域创新能力第一名一直由上海、北京轮流坐庄。2009-2016年,北京、上海开始出现创新能力增长减缓的迹象,江苏连续8年蝉联第一。2017年和2018年,广东超越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居于全国第一位。创新驱动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有观点认为,南北方经济差距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各省市在开放创新的赛跑中拉开了距离,在新旧动能转换上产生了不同的节奏,对此,多位专家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国内各省市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均高度重视,创新能力上南北差距尚不明显,而是呈现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加速追赶的局面。但随着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极化效应和虹吸效应会使资金、人才等资源加速向南方城市聚集,未来在创新创业领域也可能会呈现出南北差距。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是创新创业高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从创业来看,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资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区域,2017年上述4个省份早期投资资金和创业投资资金数量分别达到109.5亿元和1464.0亿元,占全国总量比例分别高达74.3%和72.3%;同年,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区创业投资案例数量分别为1393个、785个、554个和454个,远高于其他省份。从创新能力来看,2017年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的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分 别 为 55.24、53.30、52.56、44.81和 37.66,排名稳居全国前五位。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东部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创新创业高地。中国科学技术战略发展研究院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所副所长玄兆辉曾告诉本刊记者,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各有各的创新特点。比如,北京的创新能力强主要表现在科研创新,主要是依托于大量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聚集,这些机构的科研成果衍生出许多科技型小企业,后来逐渐聚集起来形成中关村,中关村做大做强之后形成了新的带动效应;广东的特点是开放创新,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尤其是凭借着临近港澳的优势,外贸经济发达,市场活力较好;江苏则是强在企业创新,最开始是借助乡镇企业起家,后来又引进了大量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外资企业,内生的创新能力比较强。不过近年来,全国各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中西部省份正在崛起,形成新一轮创新创业新高地。《报告》指出,从新登记企业来看,2017年河南、四川、安徽、湖北等中西部地区新登记企业数量分别为29.87万户、25.96万户、23.15万户和21.29万户,超过北京、天津等东部发达地区。从创新能力来看,2017年,重庆、湖北和安徽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排名居全国前十位,四川、湖南等省份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居全国第11位和第12位,与2015年相比,排名也有较大幅度提升。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复杂关于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尚无定论,二者之间的双向关系、关联程度和空间差异还有待进一步揭示。相关学者普遍认为,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错综复杂,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一方面,经济发达的区域在聚集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方面更有优势,通常创新能力相对更强。“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创新驱动是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需要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的投入,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需要有真金白银的支持。”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分析师田金强告诉本刊记者,“东部沿海省市经济发达,高校密集,很容易吸引到科技人才,形成‘孔雀东南飞’的效应。”而且田金强认为,随着东部地区创新资源不断积累,对人才、资金的吸引力只会越来越强,呈现极化效应和虹吸效应,比如目前北京和上海的这种趋势就很明显。另一方面,区域创新也正在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创业带动区域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深化。在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推动下,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集约发展、智慧发展已经成为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例如《报告》指出,陕西省积极发展分享经济、信息经济、消费经济等新业态,2017年新建众创空间110家、孵化器60家,新增市场主体55.19万户,注册资本增长71.1%。新模式新业态有力支撑区域经济转型发展,2017年陕西省GDP达到.81亿元,同比增长8%,以采掘为主的能源型经济结构正在向能源精深加工、非能产业多元化支撑转型,能源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下降11.8个百分点,全省经济正在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但创新创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不是必然会发生。河南大学区域经济学学科教授李二玲在其论文中指出,由于二者发展速度不同步、发展领域不匹配、发展环节不耦合等问题,常常造成二者脱节。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人才缺乏会造成经济发展水平超前于区域创新水平;而区域创新主体之间脱节、合作网络不发育、科技成果转化受阻又会造成区域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减弱,使得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区域创新能力。李二玲指出,只有当二者耦合协调,才能相辅相成,实现双赢。当科技创新成果顺利商业化和产业化,并在产业链之间广泛传播和被有效采纳,而经济发展对创新的需求也能被快速研发和反馈,二者之间才会高度耦合。只有拥有众多各异的创新主体、紧密互动的政产学研创新网络和持续优良的创新环境的区域,即具有完善创新系统的区域,才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并与之耦合,反之亦然。粤港澳大湾区凭借产业创新加速超越近几年来,随着创新创业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区域创新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新格局正在形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显示,2018年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总体格局略有变化,广东蝉联第一位,北京排名第二位,超越江苏比去年上升1位,打破了过去10年创新能力分布格局。2009年以前,全国区域创新能力第一名一直由上海、北京轮流坐庄。2009-2016年,北京、上海开始出现创新能力增长减缓的迹象,江苏连续8年蝉联第一。2017年和2018年,广东超越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居于全国第一位。>> 深圳正在成为新的创新创业高地。 IC photo可以看出,与经济增速“南块北慢”的趋势相似的是,创新能力发展方面,以江苏、广东为代表的南方也正在与其他地区拉开差距。相比于北京和上海主要依靠密集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江苏、广东的创新特点在于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是产业链条非常完整,而且大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分工协作的关系。比如生产一台无人机,从研发设计,到准备零件,到批量生产,这一系列步骤可以很快在当地完成,这点优势是上海和北京所没有的。”田金强介绍。田金强认为,深圳正在成为新的创新创业高地。“深圳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布局,淘汰低端产业,并不惜重金招揽高校。目前已经坐拥腾讯、华为、中兴、比亚迪、大疆、华大基因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吸引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一批国内外顶级高校和科研院所落地。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未来这里还要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过,北京科研资源密集的优势也依然明显。田金强介绍,依托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北京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实力强劲,从发表论文数量、专利数量等指标来看,已经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应该继续发挥这方面优势。近年来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社会经济环境不断优化,也有力推动了北京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南方经济的比重加大也有赖于西南地区的跨越式发展。虽然目前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依然较弱,区域间存在一定差距,但西部追赶势头明显。特别是湖北、陕西和四川等省份迅速崛起,科技创新水平较快速提升。2018年的综合创新能力排名显示,湖北由2016年的第12位上升至第9位;陕西排名第13位,居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四川连续3年保持在全国第11位;青海进步显著,排名上升6位,由2016年的第31名不断上升至第23位。其他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步伐也明显加快。我国已形成科技创新中心、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区、中西部科技创新密集区为核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文章来源:《南方农机》 网址: http://www.nfnjzz.cn/qikandaodu/2021/0107/540.html



上一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年上升南北方差异愈发显著
下一篇:农机监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研究

南方农机投稿 | 南方农机编辑部| 南方农机版面费 | 南方农机论文发表 | 南方农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南方农机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