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农机维修师出诊记

来源:南方农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华社长沙7月22日电 题:农机维修师出诊记 新华社记者周勉 眼下南方农村已进入忙碌的双抢时节,如果农机抛锚,就会造成耽误一时、影响一季的后果,这可是农民最不愿发生的事。近

新华社长沙7月22日电 题:农机维修师"出诊"记

新华社记者周勉

眼下南方农村已进入忙碌的"双抢"时节,如果农机抛锚,就会造成"耽误一时、影响一季"的后果,这可是农民最不愿发生的事。近日,在位于"鱼米之乡"洞庭湖腹地的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记者跟随一对农机维修师,记录了他们"出诊"的一天。

早上7点半,汤烈辉和苏世权来到湖南沃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领取了当天的出工单,上面是前一天记录的需要服务的农户信息、机器类别和故障描述。但作业内容有可能不止于此--师傅的手机上都有定位系统,随时会被按照就近原则增派新任务。

仔细对照着出工单上的信息,两位师傅从库房里领齐需要用到的配件和工具,装车出发。

第一站是30公里外的华阁镇同兴村农户熊正奎家。老熊3个多月前用收割机收完油菜后,把机器丢在一边没管,前一天试机时才发现脱粒装置有异响。两位师傅打开机身,在油菜残渣发酵的刺鼻气味中清理和调试了1个多小时后,把机器修好了。

" 我今天下午就要用这台机器去帮人收稻子,要是耽搁了,别人明年就不找我了。"老熊介绍,这台机器除了自己用,还按每亩60元的价格为村里的散户提供收割服务,一季能挣3万元。

" 机器要是保养得好,寿命可以延长一半。"临走前,苏师傅反复叮嘱老熊要爱惜自己的"伙伴",不仅现场教授了很多保养知识,还把老熊家里的器具重新归置了一番。

两位师傅又马不停蹄来到第二站--乌嘴乡窑嘴村的农户李志强家,收割机已经停在了稻田边的一处水泥地上,就等着修好后下田作业。上面的收割装置和筛选装置都要进行更换,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

此时已烈日当空,两位师傅时而钻进机底,时而爬上机顶,忙得大汗淋漓。不知不觉间,他们的工服已经变成了"迷彩服":靛蓝色是衣服本来的颜色,深蓝色是被汗水浸泡的痕迹,黄色是机器上的泥土,黑色是机油的印迹。

" 汤师傅水平高、态度好,随时给他打电话都是有问必答。"李志强说。他和汤烈辉是打了7年交道的老熟人了,每次要留汤师傅吃饭都很不凑巧,这次也没能如愿。汤师傅解释,只有刚刚好碰上饭点他们才会留在农户家中吃饭,而且不管菜肴有多丰盛,自己一定会在10分钟内下桌,腾出时间赶往下一户农民家中。

这就是农机维修师的"出诊"节奏。两位师傅说,沃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有20多个维修师,服务半径超过250公里,每人每年"双抢"期间至少要修200台机器,最高峰时一天要修10台,早上7点出门、晚上11点收工是常态。最近几年,新机具的更新速度让人应接不暇,他们也养成了"忙时工作、闲时充电"的习惯,不仅每年要到外地学习半个多月,还会经常逛论坛、上网课,更新自己的技能储备。

记者跟随他们来到出工单上登记的最后一名农户家时,一台拖拉机停在门前,主人却不在家中,原来,农户临时进城办事,就将钥匙插在了机器上。苏师傅和汤师傅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局面,两人二话不说就开始排查、修理和调试,不到1个小时便将拖拉机修好,停回原先的位置。

下午6点,一天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两位师傅说,他们要赶紧回家吃饭、洗澡、换衣服,等着随时可能再次响起的"出诊"电话。

文章来源:《南方农机》 网址: http://www.nfnjzz.cn/zonghexinwen/2020/0723/371.html



上一篇:绿色农业支持政策前所未有 绿色农机迎来商机
下一篇:新品种新农机田间展风采,湖南主要旱粮作物提

南方农机投稿 | 南方农机编辑部| 南方农机版面费 | 南方农机论文发表 | 南方农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南方农机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