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方农机》刊物宗旨[05/29]
- · 《南方农机》征稿要求[05/29]
- · 《南方农机》投稿方式[05/29]
- · 《南方农机》收稿方向[05/29]
- · 《南方农机》栏目设置[05/29]
南方农机论文的格式(南方农机期刊)(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关于小农的论断有失偏颇 在欧美农业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成为主流,而小农的灭亡及其悲惨命运好像也被锁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关于小农的论断有失偏颇在欧美农业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成为主流,而小农的灭亡及其悲惨命运好像也被锁定了。
马克思认为,“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小土地所有制的前提是:人口的最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占统治地位的,不是社会劳动,而是孤立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再生产及其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多样化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而,也不可能具有合理耕作的条件。”[1]
恩格斯据此将小农看成是“过时的生产的残余”,他认为,“在这个时代里,不单是科学的农业,而且还有那新发明的农业机械,日益使小规模的经营变成一种过时的、不再有生命力的经营。换句话说,经营大农业和采用农业机器,就是使目前在耕种自己土地的大部分小农的农业劳动变为多余。”[2]“一句话,我们的小农,同过了时的生产的任何残余一样,在不可挽回地走向灭亡。他们是未来的无产者”。[3]
亦认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路线就是:小经济变成大经济,大生产排挤小生产。”[4]
基于上述理论,理论界普遍认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小农是一个易于分化而不稳定的阶层,小农经济是一种过渡的经济形式,其结果必然是走向灭亡。
然而,世界主要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现实模式却对小农作出了完全不同的安排。总起来说,这些国家的小农并没有被消灭,而是被各国的农业现代化再造并保留下来。
历史资料显示,各主要发达国家大多在1950~1970年代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虽然一定程度的土地集中和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是各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趋势,但是,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没有出现经典作家设想的全面土地规模经营的情况。相反,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前后,它们的中小农场(农户)在农场(农户)总数中仍然占绝对多数,其中大部分是耕地面积不大的家庭农场(农户)。
美国的农场规模最大,大农场最多。在实现农业半机械化前夕的1900年,它的占地10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只有5万多个,仅占农场总数的0.8%,其土地面积只占农场土地总面积的19%;[5]到实现农业高度现代化的1974年,它的大农场(平均占地1814英亩、年销售额28.6万美元)的数量也只有15.3万个,只占农场总数的6.7%,其土地面积也只占农场土地总面积的27.2%。[6]同一时期,中小农场仍然是美国农场的大多数,其中,基本上自耕和完全自耕(只雇季节工或者不雇工)的家庭农场占农场总数的70%,而农场的兼业人口(从事非农产业工作)比例高达59.4%。[7]
与美国农场动辄几百英亩耕地不同,法国、前西德和日本基本上是在小农遍地的情况下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到1970年代中期,法国中小农户的比重仍然高达88.2%,其中,小私有制农场占80%左右。[8]前西德人均耕地只有2.4亩,占地10公顷以下的小型农场在半数以上,占地30公顷以下的中小农场则以89%的比例处于绝对优势。[9]日本农户的平均耕地仅有1.1公顷,小农户不到半公顷,大农户也不过4~5公顷,只在北海道才有耕地在20公顷以上的大农户,[10]而占地1公顷以下的小农户占比高达69.9%[11]。
1980年代,意大利占地不超过1公顷的农场有31.8%,5公顷以下的农场约占76%,5~20公顷的农场为18.8%,20公顷以上的农场仅有5.2%。[12]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几十年后的1997年,意大利全国农场的平均规模也只有6.4公顷。[13]
此外,荷兰、韩国和地区也是在“小农遍天下”的情况下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典范。其中,荷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更高。
荷兰的农产品出口世界第一,土地生产率世界第一,农业设施世界一流。但是,荷兰的土地资源却非常紧缺,2000年它的人均耕地只有0.058公顷(0.87亩)。在荷兰实现农业现代化近20年后的1975年,在马铃薯种植农场中,占地1公顷以下的小农场占比为54.3%,占地10公顷以下的中小农场占比高达89.0%;在肉猪生产农场,养猪100头以下的小农场占比为63.3%;在肉鸡生产农场,养鸡2.5万只以下的小农场占比为81.0%;在温室蔬菜和温室花卉生产农场,占地2公顷以下的占99%,其中,占地0.5公顷以下的小农场分别占60.5%和72.6%。荷兰农业的基础也是家庭农场,没有雇工或极少雇工,即使按平均数计算,每个农场也只有2个家庭劳动力,再外雇0.89个劳动力。[14]
此后25年,荷兰的农场总数有了大幅度减少,农场规模有所扩大,但1997年农场的平均规模也仅有18.6公顷。2000年,荷兰的大型农场占总数的12%(以温室园艺业和蘑菇业农场为主);中型农场占50%(其中奶牛业农场占70%);小型农场占38%。荷兰农业的这种进步,是在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推进。这与现阶段许多地方盲目追求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完全不同。
文章来源:《南方农机》 网址: http://www.nfnjzz.cn/zonghexinwen/2022/1209/1527.html